2013年10月13日 星期日

漢娜鄂蘭:真理無懼Hannah Arendt

"「邪惡的平庸」揭開依法行政背後的無思極惡"

說到依法行政啊...電影一開始就想婊時事,寫影片介紹的意圖相當明顯XDDD
先來影片介紹

===
原籍德國的猶太裔思想家漢娜‧鄂蘭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女性思想家之一,二次大戰期間,她幸運地躲過被送到納粹集中營的災難,輾轉流亡,最後逃至美國,並就此定居了下來。
1960年,一名前納粹的高幹阿道夫被猶太特工找出來、綁架帶走。這位前納粹份子在二次大戰期間,是負責希特勒民族大屠殺命令的執行者;他被帶到以色列,接受審判。當時的漢娜不但是曾受納粹迫害的猶太人身分,也是「紐約客」雜誌的記者,於是她親自前往以色列的審判現場進行報導。
親臨這場審判從此改變了漢娜的想法。在聆聽阿道夫在法庭上的自白之前,漢娜原本把這名戰犯想像成特別殘酷、兇猛,而且很清楚自己做過什麼事情的狡詐份子;可是她發現阿道夫不過是一個普通又盲目服從的人,這點讓漢娜對集權主義產生了新的想法。
回到紐約之後,漢娜思索再三,冷靜又理性地對她所見、所聞、所感作一番邏輯性的推論與整理,最後她所完成的雜誌報導不單單紀錄了現場的情形,更提出了一個新的思想理論「邪惡的平庸」。當時的漢娜所料想不到的是,這個新觀點因為爭議性太大,致使她成為眾人的標靶,並讓她就此進入人生中的「黑暗時期」……。
===


「邪惡應該是屬於撒旦,
但就艾希曼這個案例而言,他不應該是20世紀的頭號罪犯,
他只是沒在思考(He is simply unable to think.)」

漢娜最後交稿給The New York Times時,說了這些引起軒然大波的評論報導,
因為她是和當時主流反納粹的言論作對,
媒體解讀漢娜等於是讓受害人變成加害人..
她相信艾希曼所說在當時時空背景下,所作所為不得不然,
人是有可能拆開成良心和依法行政,
艾希曼當時不明白,
他所做的事情多麼"恐怖",即使殺人也是

只因為他沒在思考


片中常穿插漢娜的導師海德格說的"我思故我在"
「思考,是一個孤獨的作業」
「思考,不會幫你增進常識,但是可以幫你辨別是非善惡」
所以漢娜自始至終奉行思考是人的本質,
讓人更有良知

另外就是漢娜丈夫海因里希說:「歷史無法審判」
事實上艾希曼犯的罪行不適用當時法條,而審判他的不是法官,是社會期待

法官:「如果你當初有點勇氣的話,結果截然不同」
艾希曼:「如果一個社會從上到下都這樣,沒錯」
如果有人多點思考,多點勇氣,多點反抗主流意見的聲音,
社會才會進步,
漢娜鄂蘭本身如此,
台灣的社會不也是如此呢?


最哀傷的,
莫過於影片開始時漢娜常和她的好友漢斯、耶路撒冷親戚辯論,越辯真理越明情誼越濃...
但漢斯來聽漢娜演講後,漢娜以為他聽完後能夠理解她的理論,
漢斯最後說了「我和海德格的得意門生從此斷絕關係!」轉頭就走,
而漢娜在家鄉耶路撒冷的親戚,臨死前還是不肯諒解漢娜,
留下無限遺憾...(見上圖)

最後結局字幕寫著:漢娜鄂蘭終其一生提倡「邪惡的平庸」的理論,致死方休


與其質疑漢娜理論,不如說電影對於「邪惡的平庸」著墨不夠深,
他是怎麼根據艾希曼說他是依法行政就認為他過去的行為和本質無關?
是否艾希曼說他是「依法行政」就能夠迴避罪責?
不是,漢娜也說他並不是替艾希曼辯護,他只是在找驚訝的平庸與他驚人惡行的關聯,
進而強調思考對於人的重要
「思考能幫助我們判斷是否善惡,在緊要關頭避免慘劇發生」
而艾希頓,
最後仍然被耶路撒冷判絞刑

(強烈建議國軍應該將"漢娜鄂蘭"列入莒光課教材中,避免洪仲丘事件重演)

話說前陣子另外一部電影「末日Z戰」中,耶路撒冷領袖說了:
「如果有9個猶太人聽到一個現象,下了同樣的結論,
第10個猶太人就有義務要質疑這個結論」

顯然全部的猶太人有同樣結論,而漢娜就是那第10個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